导语
据香港大公报近日报道:自1994年至今年7月20日,在不强制申报的情况下,香港医护人员HIV感染报告已达43例。报道称,“相信在不强制申报的情况下,这个数字只是冰山一角”。今天是第28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作为战斗在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,该如何做好HIV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呢?
一、预防
医务人员预防HIV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。
预防措施主要包括:
①医务人员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、体液的医疗操作时必须戴手套,操作完毕,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、消毒。
②医疗操作过程中,当可能发生血液、体液飞溅时,应做好个人防护,包括戴上手套、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、防护眼镜,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。
③手部皮肤有破损的医务人员,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、体液的医疗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。
④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利器盒内,或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。严禁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、刀片等锐器,同时注意避免被锐器刺伤或者划伤。
二、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
1、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应急措施:
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,应当立即按以下原则进行处理:
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,粘膜处用生理盐水冲洗。
②如有伤口,应当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方向挤压,尽可能挤压出损伤处血液,但禁止在伤口局部挤压,以免造成局部组织损伤。挤压完毕,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。
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冼后,应消毒后包扎伤口;被暴露的粘膜,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。
2、职业暴露级别的分类评估
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,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(为HIV感染者的体液、血液或者含有其体液、血液的医疗器械、物品)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。
HIV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:
①一级暴露:
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沾染了暴露源,接触面小且时间较短。
②二级暴露:
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沾染了暴露源,接触面大且暴露时间较长;或者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的皮肤沾染了暴露源,但损伤程度较轻者。
③三级暴露:
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,但损伤程度较重,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。
3、针对职业暴露实施的治疗方案
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对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。
①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。
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,使用常规治疗剂量,连续使用28天。
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,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,使用常规治疗剂量,连续使用28天。
②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,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,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。
③基本用药程序或强化用药程序的选择,主要根据暴露级别决定。
除实施治疗方案外,医疗卫生机构也应给予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随访和咨询,包括:在暴露后的第4周、第8周、第12周及6个月时对HIV抗体进行检测,对所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控和处理,并观察和记录HIV感染的早期症状等。
名词解释:
HIV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、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HIV感染者的血液、体液污染皮肤、粘膜,或被含有HIV的血液、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皮肤,从而可能导致医务人员感染HIV的情况。
华医网编辑整理,转载请注明
来源:《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(试行)》